试题与答案

以下哪一项是电子商务的局限所在()A.每天运转24小时 B.将分销商和供应商IT系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以下哪一项是电子商务的局限所在()

A.每天运转24小时

B.将分销商和供应商IT系统整合在一起

C.需要专门网络以及硬件设备

D.不断增长的市场范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817/d04b55f7d8eab0f8ed3c63ccc2db7c1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2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