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题型:综合题

题目:

(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2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1)科举制度;“究天理”(2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1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1分)

(3)代议制度的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4分)

题目分析:(1)由材料中的“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选官制度相关;“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明科学之真,而是求道德之善,即“究天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级经历了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3)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代议制度的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