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只是本能的。

题型:判断题

题目:

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只是本能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0/0520/75a7fa1f582b4cb7f047c50049a59bb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解析: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cm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的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药典规定温度为20℃,测定管长度为1dm,使用钠光谱的D线作光源。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东坡突围

  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这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摘自余秋雨《东坡突围》,有删改)

1.从全文角度,分条概括“还是很凄苦的”的具体表现。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学习过的苏轼的诗词文,简析“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真正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苏轼身上倾注了深挚的情感,请从语言或者艺术技巧角度,谈谈语言或艺术技巧对情感抒发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数万人伤亡,众多房屋倒塌.下列和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超声波,而人却感觉不到
B.地震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但下滑时山体的重力势能不变
C.救援使用的挖掘机有两个很大的履带,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