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驱动负载,即本状态做什么,()是可驱动的。A、Y B、T C、M D、X E、C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驱动负载,即本状态做什么,()是可驱动的。

A、Y

B、T

C、M

D、X

E、C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E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⑴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从总观的角度写,描写了山的哪几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象?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加了什么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例

(二)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三)另外,国营经济还包括全国铁路,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绝大部分银行。 ——据《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建国之初,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庞大;国家还要供应900万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和救济数百万城市失业者及4000万农村灾民;重点企业和交通运输急需恢复,必须投资。这就导致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金银特别是银元投机买卖;另一方面大量囤积居奇,导致物价上涨。上海的粮食、纱等产品有时每天以20%~30%的幅度猛涨。物价的疯涨导致人民生活迅速恶化,人心浮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首先发布了取缔金、银、外币投机,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的命令,并自6月 10日先后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各地的公开和地下钱庄、街畔兑换店等金融机构,逮捕了一批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同时紧缩通货和银根,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批粮食、棉纱,自11月25日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低价抛售,迫使物价迅速回落,导致大批投机资本家破产。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现的经济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府为什么能够控制物价,使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