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钙不参与血凝过程,不恩有激活凝血酶原使之变成凝血酶的作用。

题型:判断题

题目:

钙不参与血凝过程,不恩有激活凝血酶原使之变成凝血酶的作用。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316/3710055927206dfb8549a52ceef2df7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共22分)

Ⅰ.(4分)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时,在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物,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B.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D.苯酚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用来定量检验苯酚E.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时,先加生石灰然后蒸馏,蒸馏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温度

Ⅱ.(10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1) 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D试管内装的是              ,其作用是                       

(3) E试管内装的是              ,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4) 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即将结束时(此时气体明显减少),打开F活塞,关闭C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5) 上一步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

a蒸馏; b水洗; c用干燥剂干燥; d 10%NaOH溶液洗涤; e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Ⅲ.(8分)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 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               

(2) 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        (填名称),C是       (填化学式),与乙醛的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送夏进士序

龚自珍

  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上曰:“是胡害?朕亦一书生也。”大吏悚服。呜呼,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训万祀矣。

  嘉庆二十二年春,吾杭夏进士之京师,将铨县令,纡道别余海上。相与语,益进,啐然愉,谡然清,论三千年史事,意见或合或否,辄哈然以欢。余曰:“是书生,非俗吏。”海上之人以及乡之人皆曰:“非俗吏!”之京师,京师贵人长者识余者,皆识进士,亦必曰非俗吏也。

  虽然,固微窥君,君若惧人之訾其书生者,又若有所讳夫书生者,暴于声音笑貌焉。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已而讳之耶?且如君者,虽百人訾之,万人訾之,啮指而自誓不为书生,以喙自卫,哓哓然力辩其非书生,其终能肖俗吏之所为也哉?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噫!以书生之声音笑貌,加之以拙,济之以回护,终之以失所据。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新妇三日,知其所自育;新官三日,知其所与。予识进士十年,既庆其禄之及,于吾里有光,而又恐其信道之不笃,行且一前而一却也。于其行,恭述圣训,以附古者朋友赠行之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其六籍、训万祀矣——炳:使……光大

B.于声音笑貌焉——暴:表露

C.其终能俗吏之所为也哉——肖:与……相似

D.于其,恭述圣训——行:品行

2.下面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朕亦一书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B.辄哈然欢——木欣欣向荣

C.君若惧人訾其书生者——非独蜀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终之以失据——岂敢盘桓,有希冀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将要担任吏职,作者用皇上也自称为书生的事实来鼓励他,要他不为书生的称呼自卑,不怕嘲笑,保持书生的本色而不要混同于俗吏之流。

B.夏进士被选拔为知县,上任前跟作者和京师的朋友告别,一番言谈过后,作者和京师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书生,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吏。

C.作者暗暗地观察夏进士,从他的言谈神色之间发现夏进士像是害怕别人诋毁他是书生,又像是有意隐瞒自己是个书生,作者对此表示担忧。

D.文章中作者对夏进士能得到官职,为乡里增光表示祝贺,同时又担心他信仰圣人之道不坚定,行动上将会有进有退,所以写文章来鼓励他。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己而讳之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