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电气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电能的来源。如今常见的发电方式有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电气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电能的来源。如今常见的发电方式有:①火力发电、②水力发电、③核电站,其中将自然界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是________(写序号即可)。如果把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煤炭称为一次能源,那么由煤炭转化而来的电能则属于_________能源。

答案:

______,    二次  

火力发电是通过燃烧燃料,将燃料中存在的化学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气的内能释放出来,通过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带动风力转轮的转动,转轮的转动带动放电机转子的转动,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二次能源是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内能

点评:此题是灵活考查能量得转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为了研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的凹陷程度都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ρ=8.9×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材料高度(厘米)底面积(厘米2
12010
22020
32030
表二(ρ=7.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材料高度(厘米)底面积(厘米2
42010
52020
62030
表三(ρ=8.9×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材料高度(厘米)底面积(厘米2
71010
81020
910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与底面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甲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的乘积,得出结论:当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的乘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乘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乙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的差值,由此得出结论:当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差值越小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丙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的比值,得出结论:材料密度与圆柱体高度的比值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乙同学的结论是______,丙同学的结论是______.(均选填“错误”、“不完整”或“正确”)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