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0/8e2b7c957629d4a58f972a90064444b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不正确。雷锋精神是与时俱进,不会过时的。(1分)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弘扬中 * * 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3 300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那么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到2 500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锄、凿和各种刀具,从而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清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来。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分析运河航运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