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我用残损的手掌》,回答问题。 这首诗以什么为抒情线索?诗人借助想像和联想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根据《我用残损的手掌》,回答问题。

  这首诗以什么为抒情线索?诗人借助想像和联想,再现了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以及“那辽远的一角”的景象。联系历史,“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这时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0/588d4c72374d17b3ce0a8190f3682e2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招标人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件规定每拖延一天工期罚合同价的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经分析,承包商发现原设计存在缺陷,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替代方案。承包商在投标说明书中说明招标人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承包商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招标人要求的工期增加3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并于投标截止日前一天上午报送招标人。次日下午,在规定的开标前1小时,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文件,其中是遗漏的委托授权书。

开标会在建筑市场正点开始,各投标单位代表也都到场。主持人宣布正式开标,并宣读了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

[问题]

(1)承包商按自己认定的工期报价是否合理?

(2)如果招标人并未开封就宣布承包商标书作废,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