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气缸冷却不宜过强的原因是为避免()。A.排气压力降低 B.滑油过黏 C.缸壁结露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气缸冷却不宜过强的原因是为避免()。

A.排气压力降低

B.滑油过黏

C.缸壁结露

D.耗功增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9/37ac12b190aa90b812d31cea94720c3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0.7=70%=710=2130=7÷10=7:10=14:20.故答案为:20,21,10,70.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向秀《思旧赋序》,完成下面的任务。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注】①《思旧赋》是向秀为嵇、吕二人写的抒情小赋。其中序言叙事见义,简而有法,历来被视为全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秀,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吕安等人交厚。嵇康,“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对当权者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居止:住处,这里引申为关系密切。②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③见法:即伏法。指嵇康和吕安被司马氏杀害之事。吕安之兄吕巽霸占了吕安的妻子,反诬之不孝,吕安请嵇康为他辩解,于是二人一同为司马氏所杀。④《晋书》记载嵇康临刑时,顾视日影,索琴弹奏《广陵散》,并感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就命:死亡。⑤“逝”此处做助词解,此句意与“余将西行”同。⑥于时:在这个时候,当时。薄:迫近。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所,《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⑦曩(nǎng)昔:从前。游宴之好:畅游和欢宴的快乐。

作者写到二人的悲惨遭遇,为什么以“其后各以事见法”一语带过?文中两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是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身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一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作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以下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B.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

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