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9年8月14日,作家冯骥才来到云冈石窟所在地山西大同,参加“中国雕塑之都”

题型:论述题

题目:

2009年8月14日,作家冯骥才来到云冈石窟所在地山西大同,参加“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时表达了下列观点:

观点一 “把巨大的岩石化成巨大的生命,有多少匠人以他们的艺术,把对生命的感觉,对佛的崇仰,融化在石头里,让石头具有了精神震慑力。”

观点二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有非常迅猛的发展,但‘千城一面’失去了文化个性,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灵魂,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

观点三 “作为历史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如果老百姓都不知道先辈创造的文化艺术,那我们的文化传承就会断裂,就会失落,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作为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者,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

在他的提议下,大同市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体现“传承”与“创造”的双重特征,创造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媲美、相传承的现代雕塑艺术城市。

(1)观点一、二告诉了我们什么文化生活道理?(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观点三,说明我们该如何把“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9分)

(3)新云冈计划为什么要体现“传承”与“创造”的双重特征?(10分)

答案:

观点一,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观点二,必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我国城市发展背离了多样性的要求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②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创新,立足今天的实践,推陈出新,博采众长。③必须 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 传统文化的继承。②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创新的根基,社会的实践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网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某患者男性,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伴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痛明显,全身无力,双下肢行走困难,双眼疼痛、畏光,故来医院就诊。查体:T39℃,眼结膜充血,分泌物不明显,肝脏肋下lcm,压痛不明显,腓肠肌压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达1.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28,血沉:45mm/小时。

若发生郝氏反应,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加大用抗生素

B.换用其他抗生素

C.停用抗生素观察

D.氢化考的松静点

E.立即注射升压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