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结合实际论述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如何引起人们的注意。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题目:

结合实际论述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如何引起人们的注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7/53ddf361b2d95cc8a2bf051e334a13d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

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

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

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

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西装和中山装

   

图三:“ * * ”时期人们的穿着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5分)

(3)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8分)

(4)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

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 * * 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6分)

(5)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省统计局在一次常规的工作检查中发现,该省某县的统计数据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经查,该县统计局按照工作程序搜集、汇总、核算出统计数据后,报告给该县领导人员。县领导人员马上开会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和研究,认为统计局所报的统计数据与县的实际情况不符,需要重新核实填报。于是,县统计局组织部分析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得到县领导人员的认可后,才向上级统计机构报送。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该县领导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A.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B.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C.对地方、部门、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D.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