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挤压综合征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是( )A.高钾血症 B.酸中毒 C.缺血再灌注损伤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挤压综合征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是( )

A.高钾血症

B.酸中毒

C.缺血再灌注损伤

D.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

E.肌红蛋白尿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03/744503908aa3f1fa5f814a726fb8fd1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解题思路] 二分裂为细菌的繁殖形式,由孢于囊释放孢子为多细胞真菌的繁殖形式,病毒的繁殖形式为复制。[命题规律] 考察“微生物的繁殖形式”。重点掌握。

试题推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坐标平面的第I象限内存在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足够长的挡板MN垂直x轴放置且距离点O为d.第Ⅱ象 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重力忽略不计)若自距原点O为L的A点以一定的 速度垂直x轴进入磁场,则粒子恰好到达O点而不进入电场。现该粒子仍从A点进入磁场但初速 度大小为原来的4倍为使粒子进人电场后能垂直到达挡板MN上,求

(1)粒子第一次从A点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

(2)粒子第二次从A点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间的夹角大小

(3)粒子打到挡板上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 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假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用0.50mol/L醋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测得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