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现有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从y轴正半轴上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现有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从y轴正半轴上的P1点以速度v0=0.6m/s垂直于y轴射入.已知小球在y>0的空间内受到一个恒力F1的作用,方向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内小球受到一平行于水平面、大小不变F2的作用,且F2的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始终垂直.现小球从P1点进入坐标系后,经x=1.2m的P2点与x轴正方向成53°角射入y<0的空间,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3点垂直于y轴射出.如图所示,(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P1点的坐标

(2)F1的大小

(3)F2的大小.

答案:

(1)设小球过P2点时速度为v,沿y方向的速度为vy,如图则有

  vy=v0tan53°=0.8m/s

  v=

v0
cos53°
=1m/s

小球从P1点到P2点的过程,有

  t=

x
v0

  t=2s     

  a=

vy
t
=
0.8
2
m/s2
=0.4m/s2    

  y=

1
2
at2=0.8m              

则:P1点的坐标为(0,0.8m)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0.1×0.4N=0.04N   

(3)小球在y<0的空间中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得:r=O′P2=

OP2
sin53°
=1.5m

则F2=m

v2
r
      

代入解得 F2=6.67×10-2N     

答:

(1)P1点的坐标为(0,0.8m).

(2)F1的大小为0.04N.

(3)F2的大小为6.67×10-2N.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考题)

中国的眼睛

萨苏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际上一直认为,中国有一个神秘的人物,在他的面前,设计多么巧妙的密码都如同草芥。他们把他叫做——“中国的眼睛”。

  中美建交的时候,双方曾经互赠礼物。

  美国赠送给中国的,是日本“宝船”阿波丸号的沉没地点,中国后来组织力量打捞,获得大量战略物资。

  中国赠送给美国的,是一本小小的册子。

  那就是中国方面破译的苏军最新军区级军用密码。

  这套密码之准确,几乎让美军的情报人员吐血,他们马上就意识到了,这肯定来自“中国的眼睛”。

  中国的眼睛,唯一的一次失手,是没有预先发现苏联在新疆对中国边防军进行的报复性袭击,事后我们知道,那一次,苏军前线完全采用了手工的用摩托车传递命令的方式,在一线部队的通信中,没有关于这次袭击的消息。

  能够迫使世界最强大的陆军放弃它庞大的通信系统,还原于一战的通讯方式,或许,只有中国的眼睛有这样的骄傲。

  其实,中国的眼睛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组,如果一定要把它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章照止先生。中国科学院系统所研究员章照止先生,是我国最出色的密码算法专家。

  大家一定认为中国最出色的密码算法专家,一定有非常隐蔽的住所、强力的保安等等吧。然而,章先生就住 在数学所平房,上班来,下班走,和一个普通研究人员毫无二致,他的门前和每家一样搭起一个油毡的小棚,那里面放的是他家过冬烧的蜂窝煤。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章先生只根据截获的密码提供算法,至于解出来的东西是苏军的摩托化师驻扎地点还是三个月的菜谱,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要写论文,要教学生。事实上知道章先生是“中国的眼睛”,还是数学所老所长关肇直的追悼会后。那一次,周龙骧研究员非常悲痛,下来说起关老,提到因为他的名字发音和章照止先生相似,苏联人在得到有关情报后,很长时间把“章照止”当作关肇直先生的化名,认为他就是中国的眼睛。

  当然,根据章先生的情况推断,当时苏联人在北京的情报网不是被完全破坏就是瘫痪,如果苏联人知道章先生的身份,而且他就大摇大摆地住在数学所平房,每天和大伙一样排队买菜,我猜勃列日涅夫肯定会派个自杀性的特工到北京来把章先生干掉,因为他的价值太高了,老勃是军人出身,知道对这样的目标该怎么办。

  章先生住的是一间半的房子,另有一间很小的房间。这房 子并不好,红砖墙的一排房子而已,顶上是水泥瓦,今天大家会以为是民工住的。

  有一次,一个美国海军的专家访问中国,一定要见一见“中国的眼睛”。面对美国专家的要求,中国方面十分为难。但是盛情难却,最后,所里提出一个无奈的方案,请一位院领导暂时搬家,让章先生住进去,先应付了客人再说,就这样章先生和美国人见了面。

  见面十分愉快,美国专家惊讶地发现章先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密码专家,他不是军人,是个普通的儒雅的中国知识分子,他有很出色的数学论文,双方的交流融洽而和谐。唯一让美国专家觉得有些别扭的是,在场有一个翻译无所事事却不肯走,章先生能够讲流利的英语,根本用不到他,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帮章先生把论文拿来,或者扶章先生坐到椅子上之类的事情。

  美国人大概想他是不是监视的特务人员啊。

  于是,美国人就用英语问了:章先生,我们能不能单独谈呢?我们不需要翻译。

  章先生说不行,他不 是翻译,他是我的朋友,而且,我新搬来这里,他不帮我,我找不到论文在哪里,也找不到椅子。

  美国专家不解,问:为什么呢?

  章先生说:因为我看不见。

  “您……看不见?”

  “是的,”章先生慢慢的说,“我天生就几乎是个瞎子。”

  美国人想不到,“中国的眼睛”章照止先生,是一个先天视力障碍的半盲人。章照止先生的眼睛基本看不到东西,而且,是从幼年就这样了,属于遗传。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半盲人,怎样在数学的世界里摸索,而且走得那样精彩。用半盲的双目擦亮“中国的眼睛”,在数学的世界里,章先生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大英雄八面威风。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的眼睛唯一一次失手,是因为苏军放弃了其本身庞大的通信系统,中方无法从密码破译入手。

B.苏联人刚开始并不知道章先生是“中国的眼睛”,直到数学所老所长关肇直的追悼会后才清楚。

C.勃列日涅夫本想派特工到北京干掉章先生,却因为情报网不是被完全破坏就是瘫痪,无法知道他的住处,以失败告终。

D.章先生英语很好,根本用不着翻译,在场的翻译无所事事,被美方误认为是监视的特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叙述了章先生传奇的经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由衷的敬慕之情。

2.本文多次叙写到章先生的住处,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记一般以传主的姓名为标题,本文却以“中国的眼睛”为题,这是否妥当?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默写题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