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题型:操作题

题目: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5/fb433ac43bfb6eb7c240d9c3f21b7bd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令x=1.2345,y=0.7655,则2xy=2.469×0.7655,1.23452+0.76552+2.469×0.7655,=(x+y)2,=(1.2345+0.7655)2,=22,=4.故答案为:4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患儿,女,10个月,发热、咳嗽、气喘10天,间断抽搐2天伴昏迷来诊。面色灰暗,口唇发绀,双眼凝视上翻,颈强,前囟饱满,心率150次/分,双肺中下部有细湿啰音;脑脊液检查无异常;白细胞24.0×109/L。应诊断为()

A.重症肺炎合并脑膜炎

B.支气管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

C.支气管肺炎合并中毒性休克

D.毛细支气管炎合并中毒性脑病

E.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毒性休克

查看答案
题型:论述题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cc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材料二 2012年1 1月29日,中 * * * * 习 * * 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就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 * 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4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 * 伟大复兴的目标。(12分)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