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因车祸颌面部损伤2小时急诊,伤后无昏迷史和呕吐史,检查:神志清楚,脉弱速,无呼吸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题目:

患者因车祸颌面部损伤2小时急诊,伤后无昏迷史和呕吐史,检查:神志清楚,脉弱速,无呼吸困难,左下2右下2多个牙可整体摇动,后牙咬合正常,无张口受限,舌前1/3裂伤,出血明显,口底肿胀。

最可能的骨折部位是 ()

A.上颌骨

B.下颌骨

C.牙槽骨

D.下颌颏正中部

E.下颌颏孔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1/2251cc20db407d4e0ce251606a31d52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题目分析:“画饼”和“望梅”是从主观角度而言的,“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能“止渴”,表明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意识对物质具有...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1 苏维埃 * * 的选举        图2 苏维埃 * * 颁发的选民证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 * * 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3分)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6分)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 * * 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2分)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