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傅斯年的人文品格 张光芒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胡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傅斯年的人文品格

张光芒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他家世显赫,出身“开代文章第一家”。先祖傅以渐是清代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傅斯年固执、守节,对夷狄之防特别重视。他也最佩服气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人物,以先贤节操自励,诸葛亮、文天祥、顾炎武、王夫之,都是他敬佩的历史人物。

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儒学经典,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他被称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虽然如此,但傅读书却极为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上、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出汗,弄得浑身都是墨迹。

傅斯年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买书。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有人说,凡事以胡为领袖,傅、叶则是哼哈二将。胡适对傅斯年极为赏识,他夸赞傅说:“他的学业根基比我深,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得多。”那廉君回忆,傅每到一地,不多日便与当地的书店老板成了朋友,每次买到好书,总要对众人炫耀一番。到台湾后,一家书店开张,请他题字,他便写道:“读书最乐,鬻书亦乐;既读且鬻,乐其所乐。”

傅斯年生活中几乎无娱乐可言,除了看几场卓别林的电影外,每天除了读书便是工作。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学会了下象棋,偶尔晚上闲来无事,便与司机或工友下象棋,但更多的时间便是读书。早年对医学有所涉猎,一位“中央医院”的医生和傅初次晤面后,惊讶地对人说:“傅先生的医学知识,比我丰富得多。”

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写了篇文章,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事过之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意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藤菜,有时只喝一碗稀饭,偶尔招待来访的客人,甚至要向邻居借钱,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傅斯年一生最好读书藏书,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买书上,非到万不得已,是不卖书的。而傅斯年卖书所得,却又常用来周济同仁。他穿的都是旧衣服,但干净平整。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上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 * * 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媚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

有人这样评价傅斯年,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读书之法,与我等并无二异。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能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至于他的做人之道,就更需要我们来学习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2分)

A.从墨迹可以看出,傅斯年是一个读书极为勤奋的人,但其成就还得归功于天生的禀赋加勤奋的品格。

B.傅斯年爱看书不仅指他爱读书更表现在爱买书。在西南联大时,即使经济异常拮据,他都不想卖书。

C.傅斯年整天地埋首于书本之中,平时连电影也难得看几场,可以看出除读书以外他的人生了无乐趣。

D.文章通过傅斯年任北大校长聘教授这件事,展现了一个性格刚直、爱憎分明的爱国者光辉形象。E.文从多方面叙述了傅斯年先生的种种轶事,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傅先生的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小题2: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说的“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这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傅斯年的性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条概说。(6分)

小题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傅斯年的“其心”和“其行”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小题1:B、C

小题2:表现在:(1)他认为既然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就要参与政事。(2)孔祥熙贪污腐败他就利用这个身份把他赶下台。(3)行政院长宋子文依法,他又利用这个身份把他赶下台。(4)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做了官在朝廷往往能做到直言进谏,他做了参政员也是如此,所以说“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

小题3:(1)天才又勤奋努力,读书过目不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2)爱书,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买书,节衣缩食买书;(3)积极参政,刚正不阿,如把贪腐的孔祥熙和宋子文赶下台;(4)品行正直,爱憎分明,热爱祖国,如不聘汉 * * 教授的事;(5)迎难而上,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为胡适当校长铺平道路的事;(6)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精月进。

小题4:其心:(1)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2)爱书:表现在甘愿节衣缩食买书和埋首读书上。(3)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精月进。其行:(1)虽是天才,读书却极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向师长请教。(2)买好书,埋头读书。(3)熟读儒学经典。

小题1:

题目分析:B项“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不是“即使经济异常拮据,他都不想卖书”。C项原文是“无娱乐”不是“无乐趣”

点评:这一类题类似于社科文的理解文意题,但又不完全相同,这类题的内容更丰富,考查的点更多,不仅涉及到内容,还涉及到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所以考生要区别对待。

小题2:

题目分析:“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的意思是“自己觉得自己在前贤面前可以无愧了”。而前贤的做法就是直言进谏,他做到了。如将贪腐分子赶下台。

点评:本题是一道规范的归纳概括题,有明确的答题区间,文段中有明显的中心句,这样的题规范、严密,不会引起争议,更不会让考生无从下手。规范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3:

题目分析:由第一二段可得出第一点。由第三段可得出第二点。由第五段可得出第三点。由第七段可得出第四、五点。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也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本题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即从小说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考生平时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注重传记文中人物的社会意义。

小题4:

题目分析:本题中的“其心”是指所具有的高尚的品质,“其行”指其体现其品质的行为。所以“其心”即第三小题的内容。“其行”可对照原文和“其心”来概括。

点评:本题形式上是一道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题,实质上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而且本题与第二、三题的内容重叠太多,考查的知识点也是一样的,由引可见,本文的命题还是不够严谨。

试题推荐
题型:计算题

(12分)4×100m接力赛是奥运会上一个激烈的比赛项目,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设乙起跑后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试求:

(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并能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则乙在听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