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已知平面向量a,b,|a|=1,|b|=2,a⊥(a-b);则cos<a,b>的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已知平面向量
a
b
,|
a
|=1,|
b
|=2,
a
⊥(
a
-
b
);则cos<
a
b
>的值是______.

答案:

由题意可得

a
•(
a
-
b
)=
a
2
-
a
b
=0,即1-1×2×cos<
a
b
>=0,

解得 cos<

a
b
>=
1
2

故答案为

1
2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现代化建设始终与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的手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1953年,中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概括毛 * * 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强国。”——《现代化知识干部读本》

材料二: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土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一《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思考》

材料三: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20世纪下半叶我国对现代化目标的确定有过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变化相对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俄、美两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改革调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要妥善处理优先发展与量力而行的关系,避免盲目上项目和过度负债,要正确处理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坚持内含式发展。

B.《书愤》写于陆游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风慷概悲壮;而《临安春雨初霁》则主要反映了他旅居京城的孤寂心情,诗风清淡婉丽。

C.作者在描述山川景物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沾来,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引人入胜。

D.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