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小题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4/fec210a38ac340817b9141bf6c22b2a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了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人工圈养大熊猫已达268只,而以长期合作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Divorce is the act by which a valid marriage is dissolved, usually freeing the parties to remarry. In regions in (1) ancient (2) authority still predominates, divorce may be (3) and rare, especially when, as among Roman Catholics and Hindus, the religious (4) views marriage (5) indissoluble. Custom, (6) , may make divorce a simple matter in (7) societies. (8) some Pueblo Indian tribes a woman could divorce her husband (9) leaving his moccasins on the doorstep. The (10) of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 and mutual (11) are making divorce (12) acceptable in the (13) parts of the world.

Among premodern societies, the rate of marital stability is difficult to (14) (15) the varying definitions of (16) and divorce. It seems to be broadly true (17) wherever divorce is a legal impossibility the wedding is a well-defined event conducted with (18) formality. The (19) principle does not hold true: elaborate marriage ceremonial is quite compatible with high divorce rates. Many anthropologists agree that divorce is generally more permissible in matrilineal societies (20) in patrilineal ones, in which the procreative and sexual rights of the bride are often symbolically transferred to the husband with the payment of bride-price.

12()

A.incredibly

B.increasingly

C.absolutely

D.dramatically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