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一次

B.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由公安机关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住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他的所在单位

C.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公安司法机关须在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D.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决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3/0316/508a875095f07af9864962a2a1eb6de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B,D,E解析:解析:《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129 页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茅以升

茅青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在镇江。以升自幼就显露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升生来就很聪明,记忆力超强,口才也很好,喜欢交际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一点很像其祖父茅谦。

  茅以升有超人的记忆力,谁都知道他可以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多位。他打小就已经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优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以升上新学校后,祖父担心他忘记古文,疏懒毛笔字,一有时间就来长子家督促孙子学习。茅谦的教授方法是,自己选一篇古文,一边抄录一边讲解,然后要以升第二天把这篇文章熟背下来。以升回忆说:“有一天,爷爷抄录的是《滕王阁序》……抄写完毕,爷爷放下笔,转过身来看着我说,你好好读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开始背起来了,背得一字不差。爷爷非常吃惊地看着我,问我什么时候读的这篇文章,我说刚才你写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  

  儿时打下的坚实的古文底子使以升日后受益匪浅。他虽然选学工科,但始终喜欢阅览各种人文、历史类书籍,喜欢文学、电影和戏剧。留学期间还写过话剧,晚年更是写了很多文章。

  1916年,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院毕业,这四年中茅以升总平均分为92分,在唐校为空前绝后。同年夏天,北京的清华学校第一次招考各大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资送美国念研究生,名额只有十人。因清华决定由各学校保送报考,唐校自然保送了茅以升去清华考试。考试完毕,茅以升回到南京,家人都问他考得如何,茅以升摇摇头说,恐怕希望不大,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考题太简单,人人都能考取,家人只好等着结果下来。过了两个星期,茅以升接到唐校的信,不知是喜是忧,他拆信的时候手颤抖得几乎拆不开,母亲在旁边也替他紧张。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好消息,茅以升被录取了,全家欢呼雀跃。

  在办入学手续时,康奈尔大学一名负责人对茅以升说,他们学校从未接收过来自唐山路矿学院的学生,不知这些学生的水平如何,因此需要考试后再决定是否录取他们。

  考试结果茅以升比其他几校的学生都好,从而顺利进入康奈尔研究院。茅以升为唐校挣足了面子,康奈尔学校从此规定,唐校毕业的学生今后不用考试,可直接入校。以升选了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当时与他同一专业的还有罗英、郑华,他们三人成为专攻桥梁专业的第一批中国人。 

  钱塘江大桥与茅以升的名字紧紧相连。其实,茅以升在造桥前与造桥后还做过教师,且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喜欢讲课,喜欢与学生交流,教书期间他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他的妻子戴传蕙一直认为,其实茅以升最适合的职业是教书。

  他去了唐校教书,他曾经试行的一个教学方式叫做“考先生”。每天上课开始的前十分钟,先点某一个学生的名,问他有无问题,如果有问题就请他把问题提出来,老师根据这一问题判分数,如果这个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上来,学生就得满分。如果该名学生没有问题就请下一个学生,下一个学生提的问题要前一个学生回答,如果前一个学生回答不上就得零分。这套方式非常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当茅以升教书教得挺顺手的时候,时任交通部长的叶恭绰决定将唐校和上海及北京的交大合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了交通大学。叶恭绰决定任命罗忠忱为校长,茅以升为副校长。但罗忠忱对校务不大过问,全权交给茅以升处理。以升找到大施拳脚的机会,便开始修建校舍,裁减他认为不合格的教员,破除学校的陈规陋习。  (节选自《我们家的人和事儿》,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成绩的角度来说,茅以升考试的分数在唐山路矿学院是绝无仅有的,他能去清华就读,与这样的好成绩是密切联系的。  

B.“儿时打下的坚实的古文底子使以升日后受益匪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是引领下文的“受益匪浅”的相关内容。  

C.“他拆信的时候手颤抖得几乎拆不开”,既是对茅以升外在动作的细致描绘,又是对他内心无比紧张情绪的透视。  

D.茅以升的妻子认为茅以升最合适的职业是教书,因此,他喜欢与学生交流,教书期间他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  

E.茅以升在任交大副校长期间修建校舍、裁减教员、破除陋习,显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和锐意改革的冲劲。  

(2)从作品内容看,茅以升日后能够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大桥与茅以升的名字紧紧相连。”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所周知,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而作品却没有花大量的笔墨去写他在桥梁建筑上的成就,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