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属于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之前的关于商业循环理论的有() A.萨伊市场定律 B.创新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属于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之前的关于商业循环理论的有()

A.萨伊市场定律

B.创新论

C.消费不足论

D.货币过度投资论

E.日斑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1/1024/df39e3638a31849b3627cfb97323b6e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Grammar-Translation解析: 语法翻译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阅读和翻译所学的文学作品。它总共有四个目的:(1) 能够阅读和翻译所学的文学作品;(2) 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3) 能够帮助...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时15分。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妇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我记不得了。”“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毡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有。”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名称吗?”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就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凌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得城市和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中尉,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看。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抢救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2.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呼应?

4.对“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理解正确的是[ ]

A.滴答声是闹钟制造的噪音,让听的人感到不舒服。

B.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消防队员的焦灼心情。

C.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滴答声很大,反村出室内的安静。

5.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