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国画一词起源于() A.汉代 B.唐代 C.近代 D.商代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国画一词起源于()

A.汉代

B.唐代

C.近代

D.商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1/0415/0159177804c5f3c8e5403014e01e454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完成下面问题。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 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