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于外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外壳以及铠装电缆的铅皮和铠装等,均应可

题型:判断题

题目:

对于外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外壳以及铠装电缆的铅皮和铠装等,均应可靠接地。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1/0302/06a89e7f5f101fe7c812a8e5b393dc7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指在每个车站按照运行方向设置的一个运营停车点,该停车点不带有安全情况,在该点列车应该停车。如果在车站内的出站信号机是红灯时,安全停车点叠加在运营停车点上。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昨天的风雪严寒已去,今天一派风和日丽,芍药自然会开得更美更艳。

B.今天,让我们从厚厚的故纸堆中,从那些当年叱咤风云、翱翔蓝天的英雄的后代口中,重温那段如歌如泣的光辉岁月。

C.漫画作品虽小,但它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容易让人接受的特点,给人启迪,让人遐想。

D.一头牛竟横着身子站在路中间快车道中间的黄线上,手舞足蹈地注视着周围。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代。后出之。代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小题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齐闻之,乃燕 望:怨恨

B.王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真诚地

C.苏代过魏,魏为燕代 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见者异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天矣

B.观王群臣下吏 代宋,宋善待之

C.齐王霸乎不信

D.燕立昭王,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苏氏去燕小题3:以下能直接表现苏代擅长游说之术的一组是(    )

①臣闻明王务闻其过             ②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 ③此则计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④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⑤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⑥终归齐,齐善之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代、苏厉是苏秦的弟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分化拉拢,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在燕国出现危机的时候,苏代就去求见燕王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

B.苏代认为,齐国不占天时,且百姓疲劳困乏,即使拥有地利也不足为虑;又分析了齐国君骄臣贪的隐患,从而消除了燕王的恐惧之心。燕王最后决定任用苏代来对抗齐国。

C.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燕王哙听了苏代的话后,便专一重用子之,甚至还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燕国大乱,最后被齐国杀死。苏代也不敢回到燕国。

D.齐国攻打宋国时,燕昭王读了流亡到宋国的苏代写给他的信,认为写得很好,决定再次起用苏代,共谋讨伐齐国,最终打败了齐国。苏代兄弟因此而名扬诸侯。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分)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分)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4)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