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执业行为中,机构内从业人员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属哪类证据()A、当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执业行为中,机构内从业人员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属哪类证据()

A、当事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书证

D、鉴定结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1/0217/a3f03b2db3ac5555fa2dcdd60ce5280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市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度账面记载注册资本10000万元、员工1000人(其中医务人员10人、在建工程人员5人)。当年相关经营情况如下: (1)期初库存外购已税化妆品200万元。本期外购已税化妆品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万元、增值税额510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用100万元,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普通发票; (2)生产领用外购化妆品3000万元,生产成套化妆品、批发销售成套化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销售额8000万元;零售成套化妆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收入2340万元; (3)7月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库存的外购化妆品3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10月取得保险公司赔款5万元; (4)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85万元,联营企业适用税率为15%; (5)当年企业发生的销售成本5000万元; (6)发生产品销售费用93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50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140万元; (7)发生管理费用94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用130万元、技术开发费300万元(上年发生技术开发费250万元); (8)发生财务费用700万元,其中向其相关联的企业借款支付的利息费用500万元,已知向其相关联的企业借款的年利息率为6%,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5%; (9)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和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32212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共计1500万元。 (注:适用消费税税率30%;当地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分别计算该企业2005年应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计算该企业2005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总和; (3)计算企业纳税调整前的所得; (4)计算企业所得税广告费用调整额; (5)计算企业所得税业务宣传费调整额; (6)计算企业所得税业务招待费调整额; (7)计算企业所得税财务费用调整额; (8)计算企业所得税工资、工资附加“三费”标准及调整金额; (9)计算该企业2005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青山不老

梁衡

  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时间闪着粼粼的波

  ③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起沙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竞创造了这块绿洲。

  ④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五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⑤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就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⑥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⑦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青山是不会老的。

  ⑧老人姓高,名富。

1.文章开篇引用《三国演义》的故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遇到一位无名的植树老人时,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作者交代了晋西北的环境特点与县志的记载,这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④~⑥段的内容,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名的种树老人与举世闻名的革命家周恩来、科学家华罗庚,尽管职务与社会地位等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之处。请你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