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儿,男,7岁,4日前确诊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日前出现外耳道脓性耳漏。颞骨CT示: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患儿,男,7岁,4日前确诊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日前出现外耳道脓性耳漏。颞骨CT示:乳突气房内含气量明显减少,房隔出现破坏,可见液平,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最可能的诊断是()

A.分泌性中耳炎

B.急性乳突炎

C.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D.外耳道疖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颞骨CT结果为急性乳突炎典型表现,由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

B.及定而视焉少:稍微。

C.然而惠然临见:看见。

D.难而可喜工:精巧。小题2: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   (  )(3分)

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②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③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④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 ⑤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⑥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小题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