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68岁,因"前列腺肥大"拟行前列腺切除术入院。30小时前行前列腺活检术,6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患者,男,68岁,因"前列腺肥大"拟行前列腺切除术入院。30小时前行前列腺活检术,6小时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40℃,血压进行性下降至80/40mmHg,且神志逐渐淡漠,病房予降温、补液治疗不见好转,遂转入ICU。既往:冠心病史3年,稳定性心绞痛,规律服药治疗。查体:T38.3℃,P120次/分,R30次/分,BP90/43mmHg(静点多巴胺15μg/kg·min)。患者烦躁,查体欠合作,双肺听诊散在湿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皮肤湿冷,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病房吸氧前查血气pH7.19,PaCO222mmHg,PaO250mmHg,BE-10mmol/L,血糖12mmol/L。查血常规:WBC24×109/L,N91%,Hb120g/L,Plt100×109/L。生化:BUN20mmol/L,Cr285μmol/L,肝功能和电解质基本正常。ECG:窦速。胸部X线片:双侧弥漫性实变。

对此类患者,如何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避免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

A.及时监测心肌酶谱、心电图

B.液体复苏、维持适当的前负荷

C.立即予大剂量硝酸酯类药物扩冠

D.维持血红蛋白在Hb100g/L以上

E.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氧合

F.立即静脉泵点美托洛尔控制心率

G.维持血压,保证冠脉的灌注压

H.情况允许时加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I.机械通气时予适当的镇痛镇静

J.积极抗感染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E, G, H, I

解析:该患者在发病前有前列腺有创检查史,检查后短时间内出现寒战、高热、白细胞及中性粒增加,神志障碍、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临床过程符合前列腺穿刺后感染引起的SIRS-Sepsis-severesep-sis-MODS。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发生于约70%的严重感染患者,常随感染的控制而恢复,患者神经查体并无阳性定位体征,因此无需急诊行颅脑CT检查。在感染性休克未纠正早期,不适于积极行肠内营养。静点多巴胺15μg/(kg·min),患者仍血压低、心率快,应考虑原因而不是再加大用药剂量。患者在病房已经给予降温处理,入ICU后体温38.3℃,循环不稳定,无需再使用强效退热药物。患者仍少尿,给予静脉滴注晶体液1000ml后无反应,既往冠心病史,此时应予肺动脉导管检查,结果显示高排低阻,无液体过负荷和心功能问题,因此处理上应该继续扩容,加用去甲肾上腺素,逐渐减量多巴胺,扩 * * 础上若仍依赖血管加压药可加用激素治疗。因为患者仍存在血容量不足,又无其他需要紧急CVVH的指征,可以扩容后再观察。对于发生感染性休克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在休克未纠正时不适合使用大剂量硝酸酯类药物扩冠和静脉泵点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因为会更进一步降低平均动脉压,不能保证冠脉的灌注压,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心肌缺血。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还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进行。指南推荐的严重感染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sepsisbundle)中ICU应在2小时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孔子学院”、“汉语热”辐射力日益广泛。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正在被中外交流的实践所证实,也被世界众多国家所接受。有关家指出,各国文化要在差别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材料二: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与西医药同台竞技中,某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医药不科学、难验证,甚至因此持怀疑、抵制的态度。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药,并不等于中医药不科学。几千年来华夏子孙繁衍生息,中医药屡立奇功。近年来,随着西医药局限性凸显,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引起世界瞩目。

材料三: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分析各国文化要“在差别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体现了认识论哪些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