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0/0620/ee41c77505ebf4f89fb5e770f14eed1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面对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局面,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二 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被迫人为地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1979年4月到1982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 200万。

        材料四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变化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与凯恩斯主义相比,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提出哪些不同主张?结合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政策,说明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县粮食局建议该县农民种植水稻,并宣称否则粮食局对其农作物将不予收购。对于此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该建议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具可诉性

B.该建议未对农民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因此不具可诉性

C.该建议采取的是行政指导的形式,但由于它宣称对非水稻的农作物不予收购,因而实际上具有强制性,并非被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行政指导行为,具有可诉性

D.该建议是不可诉的行政指导行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