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背景资料: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办公楼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裙房6层(商场),框架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的原则,并提出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相应分包资质及能力确认方法及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事件四: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节能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偏差不大为由,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报告了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

事件五:工程竣工验收前,相关单位对办公楼区域的一间240m2的会议室选取4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如下:

事件五中,该房间监测点的选取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房间两个主要指标的报告监测值为多少?分别判断该两项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答案:

参考答案:

(1)监测点的选取数量:合理;

理由:房屋建筑面积介于100~500m2时,检测点数不少于3处即可,背景材料中选取4个点,故合理。

(2)甲醛监测值:(0.084-0.06+0.054-0.05)/4=0.06;

氨监测值:(0.20+0.15+0.15+0.14)/4=0.16。

(3)甲醛监测结果:合格;

氨监测结果:合格。

解析:

此知识点为业界近年来的热点,具备一定专业性,综合性也比较强,有一定难度。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第6.0.14条之规定,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下表设置:

背景资料中房间建筑面积240m2,按规定不少于3个检测点。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第6.0.15条之规定,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所以,每个指标的报告监测值应为所有点位测得数值的平均值。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第1.0.4条之规定,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①I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②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检测的房间为办公楼的会议室,属Ⅱ类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50325--2010第6.0.4条之规定:

甲醛浓度应该低于0.1,氨浓度应该低于0.2,即两项监测结果均合格。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 )是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有关管理规定中有关时限的正确的规定。

A.报关企业需要报关注册登记换证,应在其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届满前60日内办理

B.报关注册登记许可延续申请应在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办理

C.受理海关对报关单位申请注册登记许可审查期限,应为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

D.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注册登记内容发生变更应当自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