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福州A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运动鞋的企业。为拓展国际业务,扩大销售渠道,2002年3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福州A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运动鞋的企业。为拓展国际业务,扩大销售渠道,2002年3月,A公司与温州某轻工进出口B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委托B公司代其联系国外客户。美国M公司与B公司有长期的贸易往来,于是,B公司向M公司介绍了A公司的生产销售业务情况。2002年6月,M公司派员在B公司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A公司业务流程以及生产线等情况。同年8月,M公司通过B公司同意将一笔加工七万双运动鞋的订单下给A公司。但由于A公司不具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因此,在签订的进出口合同中,买方为M公司,卖方为B公司。A公司与B公司另行签订了代理协议。其后M公司将运动鞋的式样图纸通过特快专递直接寄给A公司。2003年3月,由于A公司不能按期交货,双方发生纠纷,M公司作为本案的申请人,按进出口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拟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上海分会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在谁是被申请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议。试分析

本案的被申请人是A公司,还是B公司?为什么?该案将如何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中的销售代理是指出口商(委托人)与国外的代理商达成协议,由出口商作为委托人,授权代理人推销其商品、签订合同,由此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对出口商发生效力。代理人在出口商授权的范围内行事,不承担销售风险和费用,不必垫付资金,通常按达成交易的数额提取约定比例的佣金而不管交易的盈亏。本案例涉及到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和代理法中代理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区分。B公司与美国M公司签订进出口合同后,实际就成为合同的卖方,要承担履行合同的责任,但B公司并没有注意到自身作为进出口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导致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未获任何利益,却担负了全部的责任。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