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非特殊需要,不应在跨越处()或邻近有电力线路或其它弱电线路的档内进行()架、拆线的工

题型:填空题

题目:

非特殊需要,不应在跨越处()或邻近有电力线路或其它弱电线路的档内进行()架、拆线的工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20/0129/95c98ed42a084a8a0440ae6837876fa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1)压力表封印完好,有出厂合格证标志。(2)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3)表的量程一定要大于设备最大操作压力在测量静压力时不得超过量程的3/4,测量动压力时,不得超过上限的2/3。安装:(1)要装压...

试题推荐
题型:不定项选择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5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1A;则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 ]

A.0.5 A

B.0.6 A

C.0.8 A

D.1 A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22—25题。(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因此, 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遗传、先验的精神或图式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由外界事物机械地决定的。人的心理,包 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的反 映。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才是正确理解 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的钥匙。(三)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从个体来说,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动 作;继而便出现了专门接受人类经验的学习活动;最后,出现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一典型形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 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这样, 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是()。

A.适应社会生活

B.接受人类经验

C.参加劳动生产

D.学会改造社会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