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请选出不是着色剂的选项()A、胡萝卜素、苋菜红 B、日落黄、虫胶色素 C、红曲米、柠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请选出不是着色剂的选项()

A、胡萝卜素、苋菜红

B、日落黄、虫胶色素

C、红曲米、柠檬黄

D、山梨酸、柠檬酸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1104/ed0b3c460de621c7affc55b6ecd3b37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地球索取,土地被种植,矿藏被开发,森林被砍伐,野生动物被捕杀……地球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地球又收获了什么呢欧洲产业革命推进了工业文明,但是“地狱一般的阴森森的烟气,像西西里火山和巴尔干神殿似的笼罩伦敦”“伦敦周围的果树不结果,树叶也纷纷凋谢、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有半数两岁以下夭折。”由此可见,产业革命造成的大气污染给人类健康发展带来了危害,人类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竟以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列为首要任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上,世界环境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  过去100年,全球近一半湿地消失。水坝等设施切断了全球近60%的主要河流,导致20%的淡水鱼灭亡或接近灭亡。近一半森林消失,热带雨林砍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9%的树种处于灭亡的危险边缘。捕鱼活动严重泛滥,70%的鱼类数量在不断减少。2/3农业用地土质大幅度下降,1/3的原始森林被开发成农业用地。  世界土壤流失为每年250亿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每公顷土地每年损失表土30~40吨,情况相对较好的美国和欧洲,每公顷土地每年损失表土17吨,按后者计算,每年损失的表土比形成的表土多16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17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年生产的化肥总量。全国200多个贫困县中的87%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  中国有1.7亿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大量农田和草地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亿元~250亿元。我国北方地区沙漠面积约为110万平方公里,加上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过去50年我国耕地累计减少42万平方公里,且土地质量明显下降。环境退化和人为滥占耕地,使我国近13亿人口赖以生存的沃土和耕地不断减少。土之不存,人将焉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事态非常严峻。  近十年来,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中,中国城市占1.3亿吨,中国城市垃圾产生量以平均每年6.8%的速度增长,688座城市中已有2/3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达75万亩。  全国700余条河流,总长约10万公里,已有46.5%的河水受到污染,10.6%的河水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合卫生标准的水。  (8)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速度退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建国以来,湖泊减少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  (9)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大约10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其中:水质污染500亿元,大气污染200亿元,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损失200亿元,其他污染如固体排放、噪声污染等造成的损失高达13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工程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为实现某种目的的、相互关联的各项活动的整体,这些活动在完成整个项目工程中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执行。项目计划的编制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方法包括甘特图法和网络计划技术。请根据你实际参与开发的经验,论述下 * * 个问题:[问题1] 简述你参加过软件应用开发项目的概要和你所担任的工作。[问题2] 具体叙述你在开发软件过程中是如何组织与实施项目计划控制的,采用了哪些主要的策略和技术解决了哪些主要的矛盾和问题[问题3] 讨论你组织与实施项目计划控制的效果。你现在认为应当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以及如何加以改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