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景描述:电话营销人员小张正在做上网笔记本电脑的营销,以下是整个营销过程:() 小张: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景描述:电话营销人员小张正在做上网笔记本电脑的营销,以下是整个营销过程:()

小张:“先生,您好,这里是××公司个人终端中心,我们在搞一个调研活动您有时间我们可以问两个问题吗?”

客户:“你讲。”

小张:“您经常使用电脑吗?”

客户:“是的,工作无法离开电脑。”

小张:“您用的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

客户:“在办公室,用是台式机,在家就用笔记本电脑。”

小张:“您是否经常出差?”

客户:“没错”

小张:“我们最近的上网笔记本有一个特别优惠的营销阶段,您是否有兴趣?”

客户:“你就是在营销笔记本电脑吧?不是搞调研吧?”

小张:“其实,也是,但是……”

客户:“你不用说了,我现在对笔记本电脑没有购买兴趣,因为我有了,而且,现在用的很好。”

小张:“不是,我的意思是,这次机会很难得,所以,我………”

客户:“我现在很忙,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小张:“好的,打搅您了,再见!”

问题:请指出小张在此次电话营销过程中的不当与失误之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1030/00716e8acf1abe646f82f62e6addbbc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8分)有人说:“妥协和转化贯穿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办洋务之人,“大半因循懦玩,畏蜀如虎,而未见一士之谔谔。”结果是“仅袭皮毛”,“终不能一旦骤臻于自强。”这意味者,士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实现转化。而事实表明,此时的转化正存在着许多现实可能性,一些主张学习和吸收西学的官吏和传统士人,如王韬;洋务运动时期所办新式学堂的学生,如钟天纬;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如马建忠等就实现了这一转化。

——钱穆《晚学盲言》

(1)材料中“实现了这一转化”是指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这一转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1628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请愿书只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经议会同意不可征税,二是不经法律审判不得拘捕监禁。但它引述了《大 * * 》,来表明其内容是历史传统……要求变革的为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这次 * * 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依据材料二,在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中是如何体现“妥协和转化贯穿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一观点的?(8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