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去除悬浮于其中的晶体后剩余的溶液称为母液。

题型:判断题

题目:

去除悬浮于其中的晶体后剩余的溶液称为母液。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813/76688ca72e11872a615ad4afbaf8ec7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包括走、跑、跳、徒手体操等等。开始做时,先慢走→快走→慢跑,可以跑500米左右;接着做徒手体操,从上肢、下肢、躯干、头颈、一直到手脚,各关节都活动活动,要求动作细致...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九月份用电3000度,比十月份多用电200度,九月份比十月份多用电百分之几?

(2)一种零件,由原来每件成本80元,降低到4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3)修一段高速公路,已经修了60%,还剩20千米没有修,这段高速公路长多少千米?

(4)修一段120千米长的高速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0%,第二周修了全长的40%,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