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发动机的振动量在多少以下是正常的()?A、2.5 B、3.0 C、3.5 D、4.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发动机的振动量在多少以下是正常的()?

A、2.5

B、3.0

C、3.5

D、4.0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806/d778f0e92ab0cbebb1d529f3b2ace71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λ=B2/4R=1.0962/4×15=0.02cm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创建人张先生一个人担任,财务总监是张先生的妻子,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是张先生的弟弟,市场营销方面的负责人也是张先生的亲戚。在公司的各种决策中,张先生常常是说一不二,其他的人都比较顺从。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张先生对问题的把握也越来越不好,公司因此失去了好几个重要的市场机会。张先生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解决遇到的问题,咨询机构建议张先生对管理层进行改革,改变过去那种家族式的管理,引入团体决策,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在公司的决策中使用德尔菲技术。经过一年时间,公司发展势头很好。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司进行团体决策时可能会出现“团体思维”,关于团体思维的说法,正确的()。

A.团体成员的提议会得到大多数团体成员的赞成 

B.在团体思维情形下做出的决策往往是失败的 

C.克服团体思维现象的方法之一是邀请局外人参与决策 

D.产生团体思维现象的原因是团体成员感受到了信息性的压力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我初到英国读书时,一位很爱护我的教师——辛博森先生——写了一封很恳切的长信,给我讲为人治学的道理,其中有一句话说:“大学教育在于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事隔二十余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句看来颇似寻常的话。在当时,我看到了有几分诧异,心时想:大学教育的功用就不过如此么这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才逐渐使我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我有时虚心检点过去,发现了我每次的过错或失败都恰是当人生歧路,没有能权衡轻重,以至去取失当。比如说,我花去许多功夫读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读书的书,做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做的文章,尝试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尝试的事,这样就把正经事业耽误了。好比行军,没有侦出要塞,或是侦出要塞而不尽力去击破,只在无战争重要性的角落徘徊摸素,到精力消耗完了还没碰着敌人,这岂不是愚蠢?

我自己对于这种愚蠢有切身之痛,每衡量当世人物,也喜欢审察他们有没有犯同样的毛病。有许多在学问、思想方面极为我所敬佩的人,希望本来很大,他们如果死心塌地做他们的学问,成就必有可观。但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名望很高,每个学校都要请他们演讲,每个机关都要请他们担任职务,每个刊物都要请他们作文章,这样一来,他们不能集中力量去做一件事,用非其长,长处不能发展,不久也就荒废了。名位是中国学者的大患。没有名位去挣扎求名位,旁驰博骛,用心不专,是一种浪费;既得名位而社会视为万能,事事都来打搅,惹得人心花意乱,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为人”、“为已”的冲突中,“为人”是很大的诱惑。学者遇到这种诱惑,必须知所轻重,毅然有所取舍,否则随波逐流,不旋踵就有没落之祸。认定方向,立定脚跟,都需要很深厚的修养。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儒家在人生理想上所表现的价值意识。“学也禄在其中”,既学而获禄,原亦未尝不可;为干禄而求学,或得禄而忘学,便是颠倒本末。我国历来学子正坐此弊。记得从前有一个学生刚在中学毕业,他的父亲就要他做事谋生,有友人劝阻他说:“这等于吃稻种。”这句聪明话可表现一般家长视教育子弟为投资的心理。近来一般社会重视功利,青年学子便以功利自期,入学校只图混资格作敲门砖,对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更视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这是价值意识的混乱。教育的根基不坚实,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以至于整个文化。轻重倒置,急其所应缓,缓其所应急,这种毛病在每个人的生活上,在政治上,在整个文化动向上都可以看见。近来我看了英国人贝尔的《文化论》(Clive Bell:Civilization),其中有一章专论价值意识为文化要素,颇引起我的一些感触。贝尔专从文化观点立论,我联想到“价值意识”在人生许多方面的意义。这问题值得仔细一谈。

第三段中作者引用“这等于吃稻种”这话的意图是()。

A.说明教育是一种投资。

B.批评为名禄学习、只重功利的社会风气。

C.评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D.赞扬重视教育的家长。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