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滞回比较器必定()。A、无反馈 B、有正反馈 C、有负反馈 D、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滞回比较器必定()。

A、无反馈

B、有正反馈

C、有负反馈

D、无反馈或有负反馈

E、电压正反馈

答案:

参考答案:B, E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的变化对溶解度影响相对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2)在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3)40℃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充分溶解,形成的  是______(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______;若将该溶液降温到10℃,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5年6月7日16时30分,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上团乡孟底沟,由于长达半年干旱,雷击起火,引发重大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2550~3800米的山坡上,山体平均坡度30°~45°,属高山狭谷地貌。8日16时20分九龙县林业局接到火情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林业人员赶赴火场,对火情进行排查,并上报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立即组成扑火指挥部,县长于9日晨带领专业扑火队员和群众赶赴火场,指挥扑救工作。省林业厅副厅长及州林业局、气象局长等随即组成联合指挥部。12日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主任等也赶赴火场,指导扑救。扑救过程中按照“一保人员安全,二保村寨安全,三保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的原则,结合火场地形、火势、气象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扑打明火、砍伐隔离带和实施人工降雨等扑灭火灾的方案。在人工降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广大扑火队员克服火场海拔高、山势陡、气候干燥、缺水等各种困难,连续作战,最终取得胜利。此次火灾过火面积360公顷,2人受轻伤,出动专业人员及群众6384人次,飞机6架次,车辆155台,历时7天将火扑灭。

此次扑救森林火灾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