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065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9.6%;第二产业21109万人,占27.2%;第三产业25717万人,占33.2%。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6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8万人。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

2008年末外出农民工数量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例约为()。

A.29.1%

B.62.3%

C.18.1%

D.39%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可得,比例约为:14041÷22542×100%≈62.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2分)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2分)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2分)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桥梁工程,承担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制定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了以下的安全措施:
(1)模板安装完毕后,经签认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制作木支架、木拱架时,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对接法。
(3)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4)对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措施制定“十不吊”施工措施。

弯曲梁板的系吊点位置应( ),否则就不稳定。

A.比梁板的重心低

B.与梁板的重心在同一平面上

C.比梁板的重心高

D.与梁板的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