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意识到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A.物尽其用

B.睹物思人

C.超然物外

D.寄情于物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523/d13876d75b538dc6121c2f7539f1b26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该教师通过洪秀全个人经历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得出洪秀全起义的原因--屡试不第。材料生动,能够将学生代入情境。但该做法是有问题的。历史新课标中指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应符合思想性原则。...

试题推荐
题型: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还顾望旧乡,      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渔舟唱晚,      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__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