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课例,并进行点评。 采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课例,并进行点评。 采茶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2.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3.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学用具: 1.教室的布置(茶座式) 2.茶具 3.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先播放一段电影片段,请学生分析一下所播放的电影片段的片名是什么?片中人物在做什么?(播放电影《刘三姐》姑娘们茶山采茶对歌片段)通过片段可以看到一片茶山、人们在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茶歌,其中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二、道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就来瞧一下北京人爱喝的是什么茶?(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师简介北京大碗荼及风土人情,并引出下面的问题。我国各地有哪些名茶?学生先列举,最后教师总结并将代表性的名茶列举,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黄山毛尖等,并顺带解说"大红袍"的来历与特点。从而,可以看出不同地域所产的茶是不同的。 三、品茶师为学生进行茶道表演,并提出问题。整个茶道表演有哪些工序和步骤?学生看完教师表演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步骤如下:1.备器候用2.倾茶3.浇水洁具4.投茶5.洗茶6.冲泡7.斟茶8.品茶9.斟二杯茶接下来找两位代表合作按照刚才的步骤要求进行茶道表演,给教师品鉴。 四、咏茶品味了这么甘醇的茶水之后,该饮"茶"思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播放歌曲《采荼舞曲》播放完毕,教师介绍歌曲。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美、茶香的一首好歌。这首《采茶舞曲》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改编,是用江浙一带的方言演唱,揉进了越剧唱腔,流畅而柔关,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再次播放歌曲,感受本曲方言特色以及歌曲风格。最后请学生用本地方言来尝试演唱前四句,对比一下方言对歌曲风格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五、小结: 茶是中 * * 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通过道茶、品茶、咏茶,这三个步骤,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的标题所说"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522/c0254a45987c6339ab76d7f454bb8d8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D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