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沌不清.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不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408/da6e68304495ef0715401fd25da7965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B,C,D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一入学时,学校搞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负责军训的教官是两个连队的排长。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儿去。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14分)碳氧化物和氨氧化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1)工业上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甲醇。

主反应:CO(g)+2H2(g)=CH3OH(g)              △H=-91kJ.mo1-1

副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H=-206 kJ.mo1-1

①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的△H=               kJ.mo1-

②工业中常用醇为燃料制成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通入甲醇的电极是      极(填“正”或“负”);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①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NO2气体,所得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还含有          

②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右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某工厂排出的尾气中NOx的含量为0.56%(体积分数),用氨气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发生的反应为:6NOx+4xNH3=(3+2x)N2+6xH2O若处理1×L(标准状况)该尾气需42.5gNH3,则x=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