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元杂剧《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如何展开的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元杂剧《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如何展开的

答案:

参考答案:《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是以老夫人及郑恒为一方,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冲突;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两条线索互相制约,交错展开。第二本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是一个大关目。在此之前,莺莺、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冲突是潜在的,表现为崔、张一见钟情之后,两人相互爱慕、希望接近,与老夫人治家谨严、冰霜之操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与老夫人维护礼教、维护门阀体面之间的无形冲突。孙飞虎的出现,使剧情的发展顿时激化。老夫人的许愿,张生的退敌,崔、张二人以为天遂人愿,不料老夫人变卦,使他们的理想顿成泡影。此后,戏剧冲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崔、张与老夫人的冲突表面化,并且,由于对老夫人的极端不满,他们私下以“非法”的形式结合了。“拷红”是戏剧冲突的又一大转折。崔、张私下结合被老夫人发觉,于是拷问红娘,老夫人与红娘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红娘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勇敢斗争,迫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认崔、张的关系。但矛盾并没有就此解决。老夫人在承认了崔、张的婚事后,立即提出附加条件:张生必须应举得官,才能成就婚事,这使得戏剧冲突再起波澜。张生答应老夫人的条件,崔、张被迫分离。但崔莺莺却明确提出:“此一去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老夫人坚持相府不招白衣女婿,莺莺则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人物之间的冲突,已经明显表现为两种婚姻观念的冲突。第五本是戏剧冲突的最后解决。尽管郑恒竭力破坏,张生仍然在得官归来后与莺莺成婚,使故事得以大团圆结局。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和抛物线方程。他先调整斜槽轨道使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纸上建立好直角坐标系xOy,将方格纸上的坐标原点O与小球在轨道槽口末端的球心重合,Oy轴与重锤线重合,Ox轴水平(如图甲)。实验中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抛出。依次均匀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球在挡板上的落点,并在方格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方格纸上的点迹连成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已知方格边长为L=5c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2)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的表达式为y=       x2

(3)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B.每次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

C.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使实验的误差增大

D.计算V0时,所选择的点应离坐标原点稍远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