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归纳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402/ba1af2065fd385f8fa90de4e3b0cb5c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解析:虽然这一句跟上一段看起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从它的下一句我们可以推断出上一句跟它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并列的关系。选项E符合整段文章的意思,也正好体现了这种并列之间的关系。所以,E项为...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饱含水汽的深灰色云团在低空缓缓移动。深秋,大片大片的树变得光秃秃的。老榆树阴沉地站着,树皮的皱褶里长满褐色的苔藓。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裸露着干枯的身子。

小车站孤零零地隐没在树林里。一条新开的路基从石头砌成的卸货台通往森林。路基两边是蚂蚁般密集的人群。

…………

柯察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一只脚从黏泥里拔了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他那只靴子的烂底全掉了。来到这里以后,这双烂靴子让他吃了不少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现在靴底干脆掉了,他只好光脚泡在冷得刺骨的烂泥里,这只靴子害得他没法干活。保尔从烂泥里捡起那片靴底,绝望地看了看,可还是忍不住骂了起来,虽然他曾经发誓不再骂人。他拎着破靴子走进板棚,在行军灶旁坐下,解开满是污泥的包脚布,把那只冻得发麻的脚放到炉子跟前。

小题1:以上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它的作者是              

        。(2分)

小题2:文段中有相当出色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在该书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

小题3:读了该书,你从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实际回答。(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