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系统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过电压一般有( )。 A.空载过电压; B.雷电过电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系统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过电压一般有( )。

A.空载过电压;
B.雷电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31/3e5a28a01707ee2f27fd7f379d766d0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AE,AE,AA,BB,AE,B0,BA,AD,A,C,C,C,BB,B,E,AD,A,BD,I,AB,I,E,BD,I,AB,I,E,B,B0,AD,B,AG,B,B0,AD,B,AG,D,AE,AD,G,B,E,I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的异常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小题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

C.洋流③处易形成渔场

D.洋流④为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4个小题

  所谓太阳能发电卫星是指载太阳能电池壁板的卫星。它在轨道上保持与地球同步时,所产生的电能交换成微波束送回地面使用。日本科学家设想的太阳能发电卫星SPS2000大致上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二是在地面上接收从卫星发回来电波的受电设施。

  发电卫星的形状为每边336米的正三角柱,柱长为303米。三角柱的两个侧面布满着非晶态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功率为每平方米1.4千瓦。剩下的朝着地球的这一面的中央,放置着边长为 132米的正方形的送电天线。

  发电卫星的组成,除发电、集电以及送电部分外,还有起通信、控制作用的总线部分,形成卫星骨架的结构部分,用于组装和维护用的机器人等,总重量约240吨。

  接收卫星发回来的微波能束,并将其变换为电能的地面设施称为受电设施。它由负责卫星跟踪和进行受电控制的控制部分,以及负责送电和储电的部分等组成。为了能把卫星发送回来的全部电能都接收下来,需要直径2千米的受电设施。受电设施分布在若干地方,当每次卫星对一个地方的受电设施送电时,可以受电的时间为227秒,而受电的周期为116分左右,可平均连续地发出 250千瓦的电能。

  由于受电设施非常庞大,所以有人设想采用线网状反射式的受电设施,可以只把电波集中起来,而能从网眼中透过80%以上的阳光,从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从卫星上向地面受电设施送电的机构,接收从地面上往卫星发送的导向电波束,根据这一电波束,卫星便能计算出受电设施位于什么地方,然后相应地改变电微波的相位,使微波束朝着受电设施方向送电。所以受电设施以外的地方,不用担心高能电微波束的照射。就是在受电部分电能量密度最高处的受电设施中心部分,电能量密度也在每平方厘米1毫瓦以下(每平方米10瓦以下)。完全能够满足在2.45兆赫时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对人体和环境都不会有影响。

根据文意,对“太阳能发电卫星”下定义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太阳能发电卫星是搭载太阳电池壁板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

B.太阳能发电卫星是与地球轨道保持同步并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

C.太阳能发电卫星是搭载太阳电池壁板并将电力变换成微波束送回地面使用的卫星

D.太阳能发电卫星是由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与在地面上接收电波的受电设施组成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