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说:“食、色,性也。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说:“食、色,性也。”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和荀子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错在哪里 (2)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孟子和荀子都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人的本质特征,把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善恶说成人的本质属性,并且从抽象人性论出发把人性说成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人类共同性。他们不懂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考察人性,取消了人的社会本质,抹煞了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唯心史观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有:①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②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属性,就不可能有人的社会属性。③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方面。人的思维属性也是由社会属性派生出来的。总之,人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 解答本题,首先要求熟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否则就缺少一个理论工具,对孟子和荀子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的剖析就无从谈起。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