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8】 。 #include <stdio.h> m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8】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a=1,b=3,c=5;
if (c=a+b)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17/b1d4197d61d5fdf188c1567f488444e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图中虚线圈内所示是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属板块的消亡边界;在大陆沿海地带形成岛弧带,即一系列的岛屿。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板块构造。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

(2)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和蜡烛点燃后分别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根据此实验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______.

(3)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在______的最先碳化.结论:______;

(4)熄灭燃烧的蜡烛,观察到刚熄灭的蜡烛会产生一缕白烟,若用火柴火焰接触白烟,可以看到______,原因是______;

(5)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一大烧杯罩在蜡烛上,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原因是______;

(6)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和的关系”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定值电阻R1、R2和R3(阻值分别为2Ω、 3Ω和6Ω)、电源(电压恒定但准确值未知)、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图是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器材后连接的部分电路, 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2)实验中还要用到R3,使用R3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题中所给的器材中,将电压表换成电阻箱(符号为 )也能完成此实验.在虚线框中画出一个能反映实验原理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