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16/25e92f0007e617ac2490f142d21f492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在热液中二氧化碳、硫和水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蚀变。青盘岩呈暗绿、绿、褐绿等颜色,主要由绿泥石、碳酸盐、黄铁矿、绿帘石和钠长石构成...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