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背景资料】下段为钢管制作安装图,A点的标高为3.0米,已知条件:L=3米,剖度i=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背景资料】下段为钢管制作安装图,A点的标高为3.0米,已知条件:L=3米,剖度i=0.003,大管管径为DN100,小管管径DN80。

请根据上述背景资料完成以下选项。其中判断题二选一(A、B选项),单选题四选一(A、B、C、D选项),多选题四选二或三(A、B、C、D选项)。

测量管道高度,用到的仪器设备可能有()。

A、吊坠

B、卷尺

C、千分尺

D、游标卡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16/17924cd3445dcf01dba67067cf32452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3)在困难中磨炼自己。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弊也,尚足耶           法:效法。

B.时省臣田事,妄作威福     董:监督管理。

C.省臣衔之,将以危法       中:裁决。

D.至则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

①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     

②郡县争赂之,饶独无有   

③省臣衔之……求其罪无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⑥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以免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想要寻他的罪过来治裁他。

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做宦,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以民为本,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

答:_____________

(2)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答:_____________                      

(3)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答: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