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双嘧达莫药物负荷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双嘧达莫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双嘧达莫药物负荷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双嘧达莫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对腺苷的重吸收
B.双嘧达莫负荷检查前48小时内应用氨茶碱类药物
C.双嘧达莫试验适用于不能运动及运动量不能达到要求的患者,如年老体弱、下肢有疾患、冠脉手术或溶栓等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等
D.当静脉注射大剂量双嘧达莫时,它作用于冠状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使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4~5倍
E.双嘧达莫试验的“窃血现象”表现在心肌显像图上缺血部位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15/3490f785950e5707560cfa9ab8242a4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建设过程中,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被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攻克.图(1)展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场景.

(1)高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成分较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如果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在以下措施中,能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的有______(选填序号:①大力鼓励进藏旅游;②火车实现游客垃圾零排放;③铁路沿线设立动物专门通道;④及时回植施工时被破坏的草皮).

(2)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区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和气温低,以下藏羚羊的特征与其适应高原环境无直接关系的一项是______.

A.皮毛厚实B.血液中的红细胞较多

C.心脏发达,占自身体重的3%以上D.雄羊与雌羊分群活动.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98-100 题为套题:2001 年底,美国安然公司宣布破产。安然公司员工不仅工作丢了,而且养老金也随着安然的倒闭而丧失。在安然公司,员工养老基金约58%被用于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所以当公司破产时,员工自然就陷入养老积蓄与工作一起丧失的困境。按当时的平均比例,美国大公司的员工将自己的养老基金中约1/3 的资金投入到了本公司的股票。在可口可乐、通用电器、麦当劳等公司,超过3/4 的员工养老基金被用于购买自己公司股份,宝洁公司在这方面的比重达到了95%。

养老保险基金作为人们的“养命钱”,其投资运营及其效果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②收益性原则③流动性原则④社会性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保险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设立保险公司具备的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B.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C.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D.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一亿元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下面是一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材料
材料1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了资源消费强度的增强、使用方向的变化。
另一个新情况是,我国出现了快速城市化现象,城镇化水平以人平均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1400万~1500万人到城镇。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1%,到2020年估计达到60%左右。一般来讲,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3.5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既是必然趋势,这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
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大量不可贸易的资源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时我们将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某种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在40%~70%之间,外贸依存度超过70%以上为严重短缺。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上世纪最后20年,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突出。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而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不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资源、环境先衰。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粗放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材料3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一○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请回答:

结合材料3,当前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