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计划的制订 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有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单位拟订,并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具有实质性,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包括下述内容: ①评估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以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后果; ②制定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③设置内外报警和通信联络的手段与步骤; ④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及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责任和权利; ⑤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织; ⑥在紧急状态下,现场工人的责任和行动,包括撤离步骤; ⑦在紧急状态下,厂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责任和行动。 无论在重大危险源设施内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在事故现场的工人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特别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括保障受影响的设施(或其受影响部分)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或切断与危险部分联系的方法。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应包括从设施的其他部分或从厂外召集关键工人的先后顺序。 单位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资源,无论是人还是设备都应能及时获得,并在紧急事件情况下能迅速聚集,单位应与紧急救援机构共同进行评估:在设施附近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以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紧急救援机构帮助的情况下,单位应弄清这些机构到现场开始操作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整个过程中工人是否能遏制住事故。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分考虑以下情况:工人生病或其他原因不在岗,节假日、设施停车期间等,是否配备了足够人员以适应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 (2)报警和联络 单位应能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厂外人员,并做出安排。 单位应将报警步骤告知所有工人“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遏制事态的发展”。 单位应根据设施的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工厂内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保证报警系统的完好。在噪声较高的地方,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那里工作的工人。 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救援机构,单位应保证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 (3)关键岗位人员的确定和责任 ①现场事故管理者。作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单位应确定一名现场事故管理者,以便事故发生时,在事故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承担起其责任,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现场事故管理者的责任如下: a.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救援机构); b.组织实施现场应急步骤,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c.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如有必要及可能)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 d.安排寻找受伤者及现场急救; e.安排非相关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 f.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系点; g.如有必要时,为应急救援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②事故现场主要管理者。作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单位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事故现场主要管理者,作为事故现场的最高指挥员,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事故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 a.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救援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广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对设施实施直接操作控制; c.复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及可能的发展过程; d.指挥发生事故设施的停车,并与现场事故管理者和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的撤离; e.确保任何人员受到的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f.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g.在设施范围内实施交通管制; h.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 i.给新闻媒介发送权威信息; 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定由工人承担的其他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单位应确保工人知道其准确的任务。 (4)应急控制中心 单位应在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考虑设置应急控制中心,从应急控制中心可以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控制中心应具有从中心到事故现场(包括设施的各个部分及指挥员、管理者等)、从中心到外部双向传输信息和指示的能力。 应急控制中心应具有如下条件。 ①数量充足的内、外线电话。 ②无线电和其他通信设备。 ③设施有关图纸与资料如: 设施建筑平面图,特别注明设施进口和通道。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设备、管线平面布置图。 原材物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及其理化性质明细表。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地点。 消防系统和附加水源。 污水的排水系统。 设施的位置与周围社区的关系。 其他与应急救援有关的图纸。 ④测量和显示风速、风向的设备。 ⑤个人防护用品和其他救护设备。 ⑥必要的检测仪器。 ⑦设施现场人员(工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等)名单。 ⑧关键人员的地址和电话表。 ⑨与设施有关的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及建设施工人员、供应商等。 ⑩地方政府和紧急救援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11)其他与应急救援有关的物品和资料。 应急控制中心应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或考虑确定一个备用应急中心,以防止控制中心可能被有毒气体笼罩而不能使用。 (5)现场措施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首要目的是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以减少伤害损失。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视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决定。 单位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考虑这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①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 ②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知应急控制中心; ③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人员到达集合点的名单,核对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 ④掌握各施工现场人员(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且定期更新; ⑤掌握由于节假日、生病和其他原因导致现场人员的变化,需要根据不在现场人员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保存的名单; ⑥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信息混乱,需要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唯一的对外信息发布者 ⑦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安全指导。 (6)制定关闭设施步骤 对于复杂设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充分考虑设施不同部分的内在关系。当需要时,可以依照特定的程序全部或部分关闭设施。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 一旦事故救援预案被制定,应确保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救援机构都了解,做到“人人皆知”。 单位应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演习 ①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 ②撤离步骤。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特别是班组安全员共同参与。 单位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救援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8)计划的评估和修订 每一次演练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 单位应在必要时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改,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品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人员。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