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10/a9a9eaa61e6ca8854dc70a442e32cbc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昭君”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2)材料一中的“胡”指哪一少数民族?(2分)当时的首领是谁?(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从材料看,这一事件有何积极作用。(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