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题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取措。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某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308/b1f177b6e73ad3774efeeca2eda0a0e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商业城市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商业中心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飧其利。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上交通网。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时期人们通过什么途径沟通江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人们能够通过这一途径沟通江河的技术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华阳国志·蜀志》

(3)结合上述材料,简析战国时期的水上交通网可能起到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