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材料一: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调整之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将增加约1200万,工资薪金的纳税人一年可以减税1440亿元。另一方面,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将原来月收入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的征收比例,由40%上调到45%,这意味着少数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有所增加,对此部分高收入者表示不满。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有人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六大指标:

衡量宜居的六大指标

包容是一个宜居城市的深刻内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宜居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体现。

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城市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实现包容增长的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生产决定分配,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解析:

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应从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了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所在,皆为贲、诸。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解素衣,衣缁衣而。其狗不知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囊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三虱食彘,相与。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弗杀。

(《韩非子·说林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解素衣雨:下雨

B.衣缁衣而反反:回来

C.衣素衣而出出:外出

D.三虱食彘,相与讼讼:责备,埋怨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小题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4分)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4分)

(3)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